“不到3小時,將近兩桶剩飯。”這是大學生記者郭鍇瑩當了一天保潔員的工作成果。
  11月18日,本報報道了煙臺大學保潔員吃剩飯、倡節儉的新聞。隨後,本報圍繞“節儉能改變什麼”進行了深入討論。11月29日,中國青年政治學院《青春報》組織9名大學生記者來到學校食堂,體驗保潔工作。
  9名大學生記者分別被安排在學校第一至第三食堂的6個殘食台工作。食堂工作人員介紹,每個殘食台平均每天會收集滿3桶泔水,每桶泔水約150斤。短短3個半小時,大學生記者親身體會到食堂保潔員每天倒掉飯菜的痛心和無奈。
  “當我做保潔時,面對盛滿飯的碗會特別猶豫,不忍心把剩飯倒進泔水桶。”張藝歌是《青春報》的記者,一天工作下來,這個不到20歲的姑娘深有感觸:“種糧食的農民、養雞養魚的養殖戶、站在竈火旁工作的廚師,他們所有人的辛勤付出,才能做成這樣一盤飯菜。”想到經過自己的手要把它們倒掉,張藝歌覺得“自己也像是一個罪人” 。
  和正式保潔員一樣,大學生記者在殘食台要將剩飯剩菜倒入“流理台”的兩個洞口,再把空的餐盤分類放到餐車裡,還需提醒同學將筷子和勺子分類放到“流理台”前的兩個塑料桶。“很枯燥,也很壞胃口。”大學生記者朱星宇和馬曉丹在工作開始10分鐘後,都把眼鏡摘下,“朦朧就算產生不了美,也能讓人好過很多。”
  “這個牛肉湯太難喝了,你告訴他們以後做好喝一點兒”,一個男同學一邊倒掉幾乎沒喝的湯,一邊這樣說。大學生記者做了簡單的統計,剩飯比較多的同學大都是因為下列原因:“難吃”、“飯量過多”、“心情不佳,胃口不好”。
  “絕大多數同學都會剩飯菜,甚至有些人沒吃到四分之一就倒掉了。”張藝歌看到這些剩飯剩菜心裡很難受,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,一天下來她收到16個“一粒米都不剩”的碗,“看到這16個空空的碗,就覺得再累都是值得的,有一種滿滿的快樂。”
  “我們現在一天能收4桶多泔水,以前得六七桶。”食堂一位保潔員告訴大學生記者譚思超,負責收泔水的人最近工作量少了近一半,“尤其是‘光盤行動’後,同學們的節約意識增強了”。
  一天體驗下來,大學生記者開始對每一口糧食“斤斤計較”。郭鍇瑩對一個“一口未動”的饅頭耿耿於懷。“是全都吃不了嗎?”面對食堂保潔員潘師傅的詢問,剩了饅頭的女生有點不好意思,解釋說自己“真的吃不下了”。面對學生的回答,潘師傅無奈地說:“拿到後面留給我們工作人員吃。”
  “整個沒動過的饅頭還可以留下,可大部分都是吃了一半的,只能扔掉”,郭鍇瑩一邊默默嘆氣,一邊眼看著潘師傅倒掉一碗幾乎沒吃過的面,心裡很不是滋味。
  大學生記者註意到,許多食堂保潔員都有“循環利用”的妙招。跟鄭瑩瑩在一個工作台的保潔員阿姨,會悄悄把剩菜中的魚挑出來,放在桌臺下的袋子里,留給學校里的流浪貓吃。
  工作之餘,鄭瑩瑩與身邊的保潔阿姨聊了許多。阿姨反覆說:“你看那些基本不剩飯菜的一定是農村孩子,剩飯剩菜的大部分都是城市裡的。”
  雖然不知道阿姨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,但在鄭瑩瑩看來,有些同學的確懂得食物是用勞動換來的,來之不易,而有些同學覺得食物可以很輕鬆用金錢換來。
  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愛惜糧食,杜絕浪費。”這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第一食堂餐桌上的宣傳語。這一天跟這些餐桌接觸最多的大學生記者石晨釗說,註意到這句話的同學並不多,真正身體力行的人更是寥寥。
  石晨釗負責清理食堂餐桌。從中午11點半到1點半、下午5點半到7點,這個名字像男生的女孩子一直不停地繞著食堂的桌子“轉圈”,一天工作結束後,她感覺比體測時跑完“12分鐘跑”和800米還要累,“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”。
  親身體驗之後,石晨釗體會到,同學們把飯菜撒到餐桌上,不僅浪費糧食,還給工作人員添了許多負擔。
  她說:“保潔員是最普通的人,但正是他們普通的工作,才讓我們有這樣一個好的環境。希望同學們對他們多一點理解,多一些禮貌,多一些尊重。”
  歡迎讀者參與以“節儉能改變什麼”為主題的互動討論,請關註中國青年報的法人微博賬號或者微信公共賬號(zqbcyol),投稿郵箱  (原標題:大學生變身保潔員心被剩飯刺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58ovrm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