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過去的一周,中國股市演繹了令人瞠目的瘋狂一幕。短短一周內成交額超過4萬億元,單日成交突破萬億元,創下歷史“之最”。“瘋狂A股”的背後,龐大的資金從哪裡來?
  11月末,上百隻私募發起成立
  12月1日至5日的一個交易周內,A股成交總量超過4.24萬億元。
  這個數字超過了今年三季度的全國財政收入,略高於2013年地方政府4.12萬億元的賣地收入。
  其中,全周最後一個交易日,滬深兩市成交逾1.07萬億元,相當於每秒鐘就有1240多萬元的資金在股市裡易手,上證指數實現了9.5%的近六年最大單周漲幅。
  支撐“牛市”的巨量資金從哪兒來?對此,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,經初步統計,11月24日至12月4日,一般法人機構凈賣出1252億元,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凈買入309億元,自然人投資者凈買入659億元。本輪行情中,個人投資者特別是持有A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散戶凈買入更多。
  在對增量資金來源的諸多解析中,“新型杠桿融資說”“產業資本入市說”被認為較具說服力。Wind資訊數據顯示,僅在11月最後兩周,不完全統計就有過百隻私募發起成立,其中八成為權益類產品,投資方向包括了信托及杠桿型股票基金。一些業內人士則表示,借助與私募聯手,或發行傘形信托產品等方式,部分銀行理財資金或已實現“曲線入市”。
  國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何誠穎表示,在行情、國際環境等因素疊加影響下,外資、房地產等資金此前也不斷流入A股。
  產業資本“大戶”入市
  12月以來多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成份股成交,占全市場的比重過半。在其背後,產業資金頻頻向銀行、券商、地產等權重股集結。例如安邦保險,12月以來屢屢出手,先後增持民生銀行和金融街等個股。
  通過融資融券、傘狀信托等產品“借錢炒股”,借助杠桿基金等複雜金融工具進一步放大投資收益。由於存在資金杠桿,A股分級基金的進取份額,在本輪行情中持續受到追捧。在大盤大漲4%的12月4日,幾乎所有的分級基金B份額,均以漲停或接近漲停的價位報收。
  據新華社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一周4萬億:錢從哪裡來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v58ovrm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